洛阳,一座历史源远流长、文化底蕴深厚的千年古都,是中国最古老的城市之一。
作为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,洛阳居天下之中、处九州腹地,有5000多年文明史、4000多年城市史、1500多年建都史,先后有13个王朝在此建都,是我国建都最早、历时最长、朝代最多的都城。
如今,这座文明之城、工业之城、开放之城正在续写崭新故事,激荡着新时代的文化春潮,展现着洛阳新的使命与担当。
在漫长的历史沿革中,洛阳有过繁华似锦之时,也有过衰落,如今,我们依然能从诗词中,窥见洛阳曾经的繁华与落寞。
洛阳因其政治地位尊崇,地理位置居中,人文历史丰赡,风光景致美丽,吸引了天下文人墨客。
老城里的阮籍故居曾有竹林七贤在这里肆意酣畅,天津桥头的谪仙酒楼,李白和杜甫第一次相遇,在这里推杯换盏;香山寺里,白居易十八载暮年纵情龙门山光......
关于洛阳的诗词还有很多,下面和团团一起来领略古代诗人笔下动人的神都洛阳吧!
兴废往事,还看神都
《过故洛阳城》
【宋·司马光】
四合连山缭绕青,
三川荡漾素波明。
春风不识兴亡意,
草色年年满故城。
烟悉雨啸黍华生,
宫阙簪裳旧帝京。
若问古今兴废事,
请君只看洛阳城。
“若问古今兴废事,请君只看洛阳城”。一句话便道出了洛阳城的历史地位。
洛阳,从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开始、先后有商、西周、东周、东汉、曹魏、西晋、北魏、隋、唐、后梁、后唐、后晋“十三个”朝代在此建都,是中国建都最早、朝代最多、历史最长的都城。
洛阳牡丹,闻甲天下
洛阳牡丹图(节选)
【宋·欧阳修】
洛阳地脉花最宜,
牡丹尤为天下奇。
我昔所记数十种,
于今十年半忘之。
开图若见故人面,
其间数种昔未窥。
客言近岁花特异,
往往变出呈新枝。
欧阳修在庆历二年(1042年)所作,“洛阳牡丹甲天下”之誉,由是发端,当时赏花、簪花、买花也深深融入了洛阳的民风。
史载,当时洛阳城中“以花为屏帐”“满目皆花”,真正的太平盛世,歌舞升平。
春夜闻笛,骤起相思
《春夜洛城闻笛》
【唐·李白】
谁家玉笛暗飞声,
散入春风满洛城。
此夜曲中闻折柳,
何人不起故园情。
在唐代,洛阳被称为东都,是繁华一时的大城市,无数诗人同洛阳结下了不解之缘。
这一年,李白客居洛城,偶然听到笛声而触发故园情,因作此诗。夜里忽闻笛声,由春风吹散而来,传遍了洛阳城。吹奏的是表现离情别绪的《折杨柳》,哪个能不被引发思念故乡家园的情感呢!
洛水城桥,心悠怡然
《入朝洛堤步月》
【唐·上官仪】
脉脉广川流,
驱马历长洲。
鹊飞山月曙,
蝉噪野风秋。
东都洛阳的皇城,倚傍洛水,城门外是天津桥。上早朝的百官都在桥下洛堤上隔水等候放行入宫,据说这首诗就是诗人在东都洛阳皇城外等候入宫朝见时所作。
全诗表现出一种心意悠然、镇定自若的风度,也是当时洛阳的气质。作为神都,洛阳展现着属于自己的高贵气度。
龙门高寺,净化心灵
《游龙门奉先寺》
【唐·杜甫】
已从招提游,
更宿招提境。
阴壑生虚籁,
月林散清影。
天阙象纬逼,
云卧衣裳冷。
欲觉闻晨钟,
令人发深省。
诗的题目虽说是游寺,实际上把游赏的过程一笔带过,重点描写夜宿时的所见、所闻、所感。接下来六句都承接一个“宿”字写景抒怀。
诗人夜卧,身上衣服单薄,蚀骨侵肌的清冷,令人不胜其寒,由此塑造了一个虚白高寒的环境。人在这样的环境里,尘俗之念必然为之一洗,悉数忘却世间的纷扰与喧嚣,心灵从而得到净化。
遥遥故乡,寄予秋思
《秋思》
【唐·张籍】
洛阳城里见秋风,
欲作家书意万重。
复恐匆匆说不尽,
行人临发又开封。
洛阳城虽有富丽堂皇的牡丹,有丰富的河洛文化,也有来往不绝的诗人,但在洛阳为官或求学的外地士子也会思及他们的家乡,风起洛阳之时,一样会起故园之情,他们深情绵邈地吟诗作赋。
思亲怀乡之情,总是语言难尽,不断开合书封,增添内容,但始终仍觉未尽其意,情感的细腻表达可谓淋漓尽致。
丝绸之路、隋唐运河、茶马古道在这里交汇,洛阳牡丹甲天下,千年不败,唱咏不衰。
这里,是十三朝古都,五千年风云变幻,拂去历史沧桑,焕发着城市新的气象。
古今辉映,洛阳就是诗和远方!
来源:洛阳青年综合整理自微信公众号洛阳旅游、河洛人、洛七诗词、文化西工。
本期编辑:吕佳豪、郭素雨